湘西: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湘西,对没去过的人来说是一个梦,对去过的人来说是一首诗。”著名学者易中天如此评价着湘西。
“土家人的歌声洒满了蜿蜒的石板路,苗族人的鼓声回荡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们如此描述着湘西。
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
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在楚湘文化浸润熏染的湖南西部边陲,有一块古老神奇土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3.9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中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这里,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钟灵毓秀的凤凰古城,巍然屹立的南方长城,风情万种的德夯苗寨,***四溢的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小溪自然保护区的万倾绿海,坐龙峡的山魂水韵,栖凤湖的湖光山色,200万土家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演绎的奇风异俗,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天人合一的风景风情长卷。
湘西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清丽。每当春天来临,各色的花儿便铺满了大地,红的、黄的、蓝的、绿的,怎么数也数不清。采下来闻闻,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呢!远远的山腰上,细细的嫩芽点满了枝头,微风吹过,便闪烁着一层层绿的光芒。高高的天空万里无云,是那么的空灵;水粼粼的湖面晃动着金色的光芒,是那么的迷人,美丽。
湘西风光灵秀,地灵人杰。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凤凰南长城、湘西吊角楼……都是湘西古文化的缩影。青山绿水凤凰城,以及醉人的苗家风情形成了湘西独特的风景旅游区……
凤凰城在路易·艾黎口中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又在一对叔侄沈从文、黄永玉的文字和画卷中声名远播。400多年的土司统治亦留存了独特的祭祀、婚丧、巫傩文化。运气好的旅人在凤凰看到了傩戏,例如当代的作曲家谭盾,有志于沈从文研究的可以于年会时在凤凰会同行。其实撇开这些比较戏剧化的节目,单是凤凰弥漫的生活乐趣已足够醉人了。毕竟,凤凰的画卷上既有着铿锵的泼彩,也有着如水的底色。
王村清清爽爽的青石板路和激流勇进的猛洞河,如果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去坐漂流,猛洞河的漂流可是拥有“天下第一漂”之名的哦!以及猛洞河两岸的金丝猴,真是可爱极了!
王村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但芙蓉镇却无人不晓。看电影就知道刘晓庆,知道刘晓庆就知道《芙蓉镇》,只要你到了芙蓉镇就看见满街的刘晓庆米豆腐。王村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电影《芙蓉镇》的拍摄,才闻名全国,故王村又名“芙蓉镇”。所以镇上最流行的对联就是“致富源于刘晓庆,发财全靠芙蓉镇”。住在王村的百姓几乎都是土家族,看到他们在服饰等方面都已汉化,但他们还是保持了相当多的传统民族习惯。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湘西民俗风光馆坐落在王村码头上边,馆内的展品介绍了土家族的民俗,以及体现民俗特色的各种雕品及家具实物,还有土司王塑像、土家祟拜的神像等等。
坐龙溪风景区位于河西镇,与王村旅游镇隔河相望。有省道1828线直达,又有多条乡村公路纵横交错;距猛洞河火车站仅十华里,从栖凤湖乘船一小时也可到达,水利交通十分便利。该区以大面积的溶洞群和天然大峡谷为特色;那历史的古战场,白鹤湾的战国古墓群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参考价值。另有老司岩是历代土家人聚居地,农耕文化特别明显,现残留清代农居,均为木制吊脚楼、四合院、小青瓦和石板路,依山傍水而建,典雅别致。
德夯位于吉首西面2公里处,“德夯”在苗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峡谷”。
矮寨的德夯非常有名,它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湘渝公路最险的一段就经过这里,在水平的100米之内,公路共绕了13个弯,上升了数百米,如果你来这里,勇气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矮寨以西10公里的地方,有著名的流纱瀑布,据说该瀑布的落差达216米,雄踞全国之最。由于峡谷的风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飘舞,“流纱”二字恰好能描绘出它的特点。
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苗族,自称“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民族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共处,共同开发湘西这片热土。
湘西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人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俗——好饮酒、喜酸辣。
湘西土家族、苗族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土家苗寨家家户户多有自己酿酒的习惯,酿制的多为甜酒、白酒。白酒中以苗家的包谷烧、土家的高梁烧最好喝。湘西土家苗民夏天用凉水冲甜酒当水喝,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水煮开泡糖馓和阴米再加蜂蜜当茶饮,充饥暖身。平日劳动归来,没有下酒菜也要喝一两碗包谷烧或高粱烧解乏。家中来了客人,甜酒、白酒亦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每逢年节、接亲嫁女、红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动,酒的作用便更显得重要了。
酸辣是土家苗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味。对他们来说,没有酸辣,吃龙肉都没有味。有“辣椒当盐,酸菜当饭”之说。故而,在土寨苗乡,家家种有辣椒地,户户备有酸菜镡。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类:蔬菜酸、肉食酸、粮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体,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或酸白菜)、萝卜酸、辣椒酸、豆荚酸、野葫葱酸、大蔸菜酸、蓖头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肉食酸顾名思义,是以动物、家禽或水产的肉为原料的酸食,如:酸猪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鸡肉、酸鸭肉、酸鱼等。酸鱼最有名气。粮食酸主要以包谷和糯米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谷酸、糯米酸等。
湘西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民族舞蹈特色浓郁、丰富多彩、历史久远。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与苗族舞蹈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马舞、梅常舞、团鸡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称跳鼓)、接龙舞、跳香舞、芦笙舞、盾牌舞及巫傩仪式中的开路郎君舞、开山舞、绺巾舞、司刀舞等。
摆手舞是土家族举行祭礼活动时的大型传统舞蹈,亦是土家族的标志性舞蹈。因其基本动作为摆手,习称摆手舞。摆手舞一般由土家“梯玛”或摆手堂的堂师主持。其舞姿朴实粗犷,节奏鲜明,故土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跳摆手舞。舞蹈内容多为生活、生产及狩猎、征战中的动作。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高尚品德和渴望幸福、憧憬未来的美好心愿。
在湘西较大的土家族村寨,一般都建有摆手堂,堂上敬有土家先祖和机智、英雄人物如“八部大王”等塑像,堂前有宽敞的坪坝。每年正月新春,八方乡亲身着盛装欢聚摆手堂祭祀祖先,载歌载舞。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七天七晚。摆手活动按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之分;按规模大小,则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可聚集数寨或数十寨的数万人狂欢一堂。
接龙舞是苗族人民一种传统的集体舞蹈。它表达了苗族人民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接龙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上的某一朝代,苗族出了个名叫“代雄”的英雄,他多次带领乡亲们反抗官府的欺压盘剥,打退官兵的围剿进攻,令朝廷为之震撼。一天清晨,代雄用金竹和牛筋做的弓、虎骨削制的箭对着北方连射三箭。这三箭不偏不倚射在当朝皇帝的龙椅上,只是皇帝当时尚未上朝,才幸免一难。后皇帝及满朝文武急令方士掐算,得知湘西武陵苗山有祥龙盘卧,地气旺盛,生长异人,须断其龙脉方保平安……苗乡的龙脉被斩断后,苗家的日子越来越苦。一位风水先生点化他们去洞庭湖接龙回家,有吴姓苗家率先接龙,遂成大户。其他苗家纷纷效仿,于是形成了“接龙”的风俗。
接龙舞一般都在苗家重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表演。通常伴有锣声鼓点,由一位苗老司带领数十位身着盛装的苗家男女,手持撑开的雨伞旋转着,如龙一般在宽敞的坪坝上穿梭游弋。以示把祥龙接回了苗山,把吉祥幸福接进了苗家。
湘西,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神秘的湘西,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中国魅力城市评选活动中,从众多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南省惟一获得“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殊荣的城市。
湘西,这个融合了壮丽与轻柔的乡土边城,正焕发出青春的神韵和迷人的魅力。
晚上,我做了个很美的梦。梦中,湘西的人民都笑起来了,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都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因为他们已经看见一个充满21世纪新时代气息的湘西就在不远的前方!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绿色花园,它很美、很美……